从“鸡毛换糖”说义乌
提起义乌,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义乌小商品,但说起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和繁荣,不能不说义乌人的“鸡毛换糖”。
上了点年纪的人应该都会记得:上世纪七,八十年代,每当农闲季节,总会有一批人肩挑货郎担,手拿拔浪鼓,口中喊着鸡毛换糖,走街串巷。他们货郎担中装着些针头线脑和姜糖红糖等小商品,换取农户家中的鸡毛鸭毛,获取微利。换来的鸡毛一开始用于“塞秧脚”当作肥料,后来加工一成鸡毛掉子等各式小商品。
最早的鸡毛换糖就形成于义乌地区,鸡毛换糖的人当时又被称为敲糖帮,可以说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历史,就是鸡毛换糖的历史,义乌小商品市场形成和繁荣的背后,是无数义乌人的辛酸和血汗。
义乌最初的鸡毛换糖,是从廿三里镇开始的,廿三里的“鸡毛换糖”及其历史文化的发展,也并非一帆风顺,上世纪七十年代,鸡毛换糖成为被打击对象,是被禁止的,说鸡毛换糖是弃农经商,投机倒把,是资本主义尾巴。那时廿三里也成立了“打击投机倒把”办公室,把那些在街提篮叫卖和摆地摊的赶的满天飞。鸡毛换糖更是被禁止外出,钱要罚,人要抓。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,糖担外出鸡毛换糖依然盛行。那时廿三里外出鸡毛换糖的人多达五千余人,经营范围不仅涉及到浙江周边的江西,福建,而且扩展到了全国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末,随着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和商品经济的活跃,廿三里镇在原先鸡毛换糖小百货销售的基础上,进入了开拓专业市场和专门经营小商品的新阶段。廿三里开始出现了几百个经营小商品的地摊,并开始形成了第一代小商品市场。但由于当时政策的限制,廿三里鸡毛换糖队伍的壮大仍是举步维艰。
直到1979年3月24日,时任中共义乌县委秘书的楊守春在《浙江日报》上发表了《“鸡毛换糖”的拔浪鼓又响了》一文,给廿三里镇乃至整个义乌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。这篇文章被誉为“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第一声呐喊”,第一份为民请命书,充分肯定“鸡毛换糖”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,利多弊少,既推动了义乌红糖事业的发展,又换回来出口所需要的“红毛”和可作农田肥料的废鸡毛,让粮食增产,农业增效,搞活流通,利国利民。直到1980年,鸡毛换糖才被允许,那时一到农闲季节,廿三里镇男劳为便“倾巢出动”,村里可谓是十室九空,盛况空前。
廿三里镇办的廿三里羽毛厂,就是在这个时侯应运而生的,当时他解决了数千人的就业问题,换回了外汇,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,也增加了农民收入。直到1982年后,市场逐步向义乌县城集中发展,终成今日闻名遐迩的中国小商品世界。而廿三里的敲糖人正是义乌小商品世界的“始作俑者”。鸡毛换糖作为一种创业文化,推动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约提高,它历史源远流长,是一种毫厘争取,聚少成多,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,更是一种百折不挠,善于变通,刻苦务实的实干精神。义乌人也正用这种精神文化激励下一代不忘吃苦,勇于创新!
参考资料:1,义乌百年之变,昔日鸡毛换糖。
2,温故1982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