肇庆特产裹蒸的由来
"裹蒸"这种 美食制作技艺,在广东肇庆传承了2000多年
"裹蒸"是广东肇庆传统的小吃,人称"茶点王",它有甘香软滑、齿颊留香的口感。
肇庆位于广东中西部,有"岭南故都"之誉。据说,肇庆裹蒸已经传承了近2000年,发展至今,人们依旧传统工艺制作裹蒸。
最早的裹蒸,出现在秦朝。
肇庆裹蒸
秦始皇当政时,苛捐特重,劳役繁多,肇庆农民悲苦难言。当时农民为方便田间劳作,便用竹叶或芒叶裹以大米,煮熟后随身携带以作干粮,这就是最早的裹蒸了。
据《南史》记载:"太官进御食,有裹蒸,帝十字画之,曰:'可四片破之,余充晚食。'"这里讲的是南北朝齐明帝一段逸事:太官给皇帝送来肇庆产的裹蒸,他将其一分为四,先吃一半作午餐,留下一半晚上再食。可见,肇庆产的裹蒸在当时已经成为"贡品""御食"。
据传说 ,到了宋朝,肇庆裹蒸与包公有一段渊源:庆历元年(1041年),包拯调任端州(今广东肇庆)知府。端州出产砚台,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,大都敛取为贡数几十倍的砚台,来赠送给当朝权贵。包拯到任后,严格要求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,他在任满期间,没拿一方砚台自用。同时,一心为民、铁面无私的包公在端州时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。所以,当包公调任时,,端州百姓为感念包公政绩和清廉品行,就用家中最宝贵的粮食——糯米、绿豆,加上过节才能吃到的猪肉,制作了肇庆裹蒸,让包公带着路上吃。人们说,肇庆裹蒸就像包公的铁拳。
从此以后,每逢春节,家家户户都习惯包裹蒸送亲朋,一来以此纪念包公在端州留下的千古德政,二来借肇庆裹蒸的"蒸"字寓意生活"蒸蒸日上"那么,肇庆裹蒸是如何制作的呢?
清代《肇庆府志》所载,"粜新糯,磨新绿豆,猪肉为馅,以冬叶裹之,于宅前垒砖为灶,置宽肚瓦缸于上,用历年来积聚之松根树头为薪,火不得间,通宵达旦以为炊,天明,呼儿以尝新。新正携之拜年相馈赠之物。此俗为外邑罕见"。大体上写清了肇庆裹蒸的制作方法。
刚出笼的肇庆裹蒸
关于裹蒸的制作方法,肇庆这段顺口溜说得更加直白:"外包冬叶三几片,糯米绿豆放里边,肥肉芝麻作肉馅,裹好扎牢蒸半天"。
肇庆裹蒸个子大,有"茶点王"之称,其实也是粽子中的一种,但与人们熟悉的"端午粽"作法却有明显的区别。"端午粽"一般多用芒叶包裹,呈扭身四角形或长条形,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包裹、水草包扎,呈枕头状或埃及金字塔形,每只重约0.5公斤。主要以糯米、脱衣绿豆、猪肉为原料,再加入适量的精盐、曲酒、花生油、白芝麻、五香粉等配料精制而成。取大缸用柴猛火煲8~10小时,直至糯米、绿豆、猪肉融化混为一体,称为"大肉裹蒸"。热食时清香扑鼻,入口松化爽滑甘香,肥而不腻,甘香可口,风味独特。
肇庆裹蒸的吃法也颇具特色,当地人通常是将热气腾腾的裹蒸从锅里取出之后,拆开冬叶,加入切细碎的芫荽、葱和炒香的芝麻粉,再加上几滴土榨花生油和酱油,随吃随蘸,确有风味;而另一种吃法是将冬叶打开后,裹蒸蘸上蛋浆后用猪油煎至金黄,表皮香脆,再加上述配料食用,同样味道不俗。
而民间最喜欢吃的还是新鲜出炉的"开炉裹蒸",不加任何调料,直接食用。新鲜出炉的裹蒸,久经煲煮的冬叶已变为深绿色,糯米表层吸收了冬叶的叶绿素,呈现一层通透的浅绿,冬叶与糯米、绿豆混合的清香令人垂涎欲滴,其味甘香,口感软滑,吃后齿颊留香,据说颇具补中益气、止夜尿和增加热能功能。在春天这乍暖还寒的时节,裹蒸成为人们欢度春节的传统食品确实有其实用目的。
居住在肇庆的回民也有包裹蒸的习俗,他们则以牛肉作馅,称作"清真裹蒸";佛教信徒则以花生、白果、冬菇作馅料,称作"上素裹蒸"。
枣泥馅肇庆裹蒸
除了传统的糯米、绿豆、猪肉馅裹蒸外,近代还发展出更具营养的黑糯米等新品种,而内馅方面更是五花八门,名目繁多。填入冬菇、白果、栗子、腊肠、腊鸭、蛋黄、腊肉则誉称为"七星裹蒸王";也有以日本大瑶柱、湖北咸蛋黄、上靓肥膘肉、自制鳗鱼干、鲜花生仁等配以味料,用干荷叶包裹,用汤水熬制4小时而成的豪华版裹蒸。但是民间百姓常吃的,大多以糯米绿豆肥肉制成,原汁原味,毫不逊色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